综合

首次发现!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现身惠州

字号+ 作者:尤物网站 来源:休闲 2025-04-04 04:41:21 我要评论(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粤环宣图/受访者提供“这是我们今年8月首次在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调查发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平均密度高达47尾/平方米。”9月

首次发现!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现身惠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粤环宣

图/受访者提供

“这是首次生动我们今年8月首次在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调查发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厦门文昌鱼,平均密度高达47尾/平方米。发现”9月25日,点保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副处长郑淑颖在新闻通气会现场介绍了在海湾精细化调查中发现的护野惠州“新朋友”。

珍稀海洋生物对环境治理有指示意义

厦门文昌鱼作为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幸存物种,是门文无脊椎动物演化至脊椎动物过渡典型的活标本,也是昌鱼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的极其珍贵的模式动物。1988年,现身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首次生动

“厦门文昌鱼喜栖于水清、发现流缓、点保疏松的护野惠州沙质海底,对栖息环境要求苛刻,物厦对环境质量有重要指示意义。门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研究室主任黄洪辉介绍,昌鱼文昌鱼在世界各地的分布和资源量较低,受海洋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因素影响,文昌鱼的资源量逐渐下降,分布区域也变得越来越狭窄,已成为稀少物种。

郑淑颖介绍,以厦门文昌鱼为代表的珍稀海洋生物是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和关键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文化价值,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在海龟保护区首次调查发现厦门文昌鱼,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广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保持90%左右,其中2023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3%,创近二十年来最高水平。海洋环境的改善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更加宜居的栖息场所。

广东纳入调查监测的河口、海湾、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均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水平稳步提升,中华白海豚、海龟和文昌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成效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的物种数和资源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海洋生物群落结构也稳定向好发展中。

海湾精细化调查为美丽海湾建设提供依据

为了摸清新时期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家底,掌握海洋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生态环境部从2023年起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工作。在广东进行的海湾精细化调查是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实施海湾精细化调查能够系统掌握广东海湾生态环境基础状况,是广东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重要基础。

广东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港湾优良,岛屿众多,生态系统丰富,涵盖河口、海湾、海岛、珊瑚礁等近岸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部将广东近岸海域共划分了59个海湾(湾区)单元,为全国最多,占全国划分海湾总数超过1/5。

据了解,广东省海湾精细化调查在全省59个海湾共开展6大类19项1400多个点位调查任务,综合运用船基采样、潜水调查、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开展海水水质、海洋生物生态、滨海湿地、岸线保护情况、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垃圾调查。

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勇介绍,通过综合分析评价,科学评估海湾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推进“一湾一策”美丽海湾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铜钱草怎么养

    铜钱草怎么养

    2025-04-04 04:06

  • 假机油或已流向多地,广东突击检查两家汽配城

    假机油或已流向多地,广东突击检查两家汽配城

    2025-04-04 03:40

  • 鹏城迎第八个“人才日”2024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举行

    鹏城迎第八个“人才日”2024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举行

    2025-04-04 02:50

  • 新冷空气将南下!台风“康妮”预计移向浙闽沿海,广东海面仍需防大风

    新冷空气将南下!台风“康妮”预计移向浙闽沿海,广东海面仍需防大风

    2025-04-04 02:15

网友点评